当前位置: 首页 >神农文化节 >展会资讯
湖北本草文化产业走廊与开设食养药膳连锁店、发展产业集群实施方案
发布时间: 2025年10月15日

一、方案背景

湖北拥有丰富的本草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,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全省17个城市各具特色,具备发展食养药膳连锁店和产业集群的潜力。结合湖北本草文化产业走廊建设,推动食养药膳产业发展,既能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,又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,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。

二、发展目标

1. 短期目标:在武汉、黄冈、恩施等中医药基础较好的城市,试点开设17 - 30家标准化食养药膳连锁店,打造示范门店,初步建立品牌形象。每个城市培育1 - 2个规模较小的食养药膳产业集群雏形,加强企业间合作交流。

2. 中期目标:将食养药膳连锁店推广至全国5-10个省,形成一定的品牌影响力。完善产业集群建设,每个城市至少形成1个完整的食养药膳产业集群,涵盖药材种植、产品研发、生产加工、销售服务等环节,产业集群总产值年均增长15%以上。

三、重点任务

1. 建设本草文化产业示范基地:在黄冈蕲春依托李时珍文化,建设集药材种植、文化展示、旅游体验、食养药膳研发于一体的李时珍本草文化产业示范基地;在恩施建设以华中药库资源为特色的食养药膳文化体验基地,挖掘当地丰富的药材资源,开展特色药膳制作体验活动。在神农架林区打造以森林本草资源为核心的养生保健基地,结合森林康养,开发森林本草特色的食养产品和药膳服务。

2. 培育食养药膳连锁品牌:成立专业的品牌运营公司,统一品牌形象、服务标准和产品质量,打造具有湖北特色的食养药膳连锁品牌,如荆楚养膳堂。研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养药膳产品,如武汉的莲藕排骨养生汤、宜昌的鱼腥草药膳、襄阳的茯苓饼等,丰富产品种类,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。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,通过开设官方网站、电商平台、社交媒体推广等方式,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
3. 构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:每个城市根据自身资源优势,确定产业集群发展重点,如黄冈以蕲艾产业为核心,发展艾灸产品、蕲艾养生食品等;十堰依托武当山道家文化,发展道地药材种植和养生保健服务。加强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协作,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,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,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。完善产业集群配套设施,加强物流、金融、信息等服务平台建设,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。

四、实施步骤

1. 第一阶段(筹备启动期:6个月):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顾问团队,负责方案的制定、实施和指导。开展市场调研和资源普查,了解全省食养药膳市场需求和各地本草文化资源、药材种植情况。制定相关政策文件,明确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,吸引社会资本参与。

2. 第二阶段(试点建设期):在武汉、黄冈、恩施等城市开展试点工作,建设本草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食养药膳连锁店。培育一批龙头企业,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开发特色产品,建立质量标准体系。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,与高校、科研机构合作,开展食养药膳专业培训和技术研发。

3. 第三阶段:总结试点经验,将成功模式推广至全省其他城市,扩大食养药膳连锁店规模和产业集群覆盖范围。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,提升湖北食养药膳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完善产业链条,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,形成产业协同发展格局。

4. 第四阶段:对全省食养药膳产业进行全面评估和优化,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。持续创新产品和服务,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健康需求。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,推动湖北食养药膳产业走向国际市场。

五、保障措施

1. 加强组织领导:成立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,省卫健委、省中医药管理局、省发改委、省财政厅、农业农村厅、商务厅、文旅厅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湖北省本草文化产业走廊建设领导小组,负责统筹协调全省食养药膳产业发展。各地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,明确责任分工,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。

2. 强化政策支持:制定出台土地、税收、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,对食养药膳连锁店和产业集群建设给予重点扶持。设立本草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,用于支持药材种植、产品研发、品牌建设、人才培养等关键环节。鼓励各地结合实际,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。

3. 加强人才培养:加强与湖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合作,开设食养药膳相关专业和课程,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,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。加大人才引进力度,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投身湖北食养药膳产业发展。

4. 加强监督管理:建立健全食养药膳产品质量监管体系,加强对药材种植、生产加工、销售服务等环节的监督检查,确保产品质量安全。加强行业自律,引导企业诚信经营,维护市场秩序。开展食养药膳行业标准化建设,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,促进行业健康发展。